身處這個世代的公民,必須知道社會跟環境的關係,才能夠替下個世代留下美好的風景。本會師資陣容多元,實際環境保育經驗豐富。請跟著我們的講師聆聽海洋、山林﹑濕地的心聲吧!
最遲請在30個工作天以前申請講座。填寫申請表單後,我們會在一週內跟您聯繫。
講座聯繫窗口:
02-29332233 #217 蔡小姐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年年有魚的秘密
學者提醒,若人們不積極改變,估計2048年以後,海中將沒有魚…究竟餐桌上那一道魚,會不會是海中最後一條魚呢?講師將以台灣海岸生態地圖為教材,介紹海洋資源過度捕撈的現況、原因,甚至還可能影響人體健康。讓我們一起採取行動,共同保護海洋生態、為家人們的健康把關,讓我們的海洋,年年有魚。 註:為了讓參與者更融入講座議題,本講座可安插互動教學單元,適合講座時間1.5-2小時且人數30人以下操作。
看見真食--
你的海景・我的冰箱——觀光與海洋污染
觀光客對台東旅遊的一種想像是大山大海、純淨、美好、無污染,台灣最後一塊淨土。但這只是觀光業塑造出來的台東,撐起這一切運作的機制是什麼?這是一種永續的開發模式嗎?還是帶來了更多無法回復的破壞?近年來台東縣府將台東發展的重心從農業轉向觀光,2017年度旅客數達到770萬人次,但台東縣設籍人口不到22萬,當觀光客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觀光行為對在地居民的生活又帶來什麼影響呢?讓我們探各究竟。 *本講題限台東市到長濱鄉之間地區
你的海景・我的冰箱——觀光與海洋污染
觀光客對台東旅遊的一種想像是大山大海、純淨、美好、無污染,台灣最後一塊淨土。但這只是觀光業塑造出來的台東,撐起這一切運作的機制是什麼?這是一種永續的開發模式嗎?還是帶來了更多無法回復的破壞?近年來台東縣府將台東發展的重心從農業轉向觀光,2017年度旅客數達到770萬人次,但台東縣設籍人口不到22萬,當觀光客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觀光行為對在地居民的生活又帶來什麼影響呢?讓我們探各究竟。*本講題限台東市到長濱鄉之間地區
一片土地一個希望:環境信託
英國有彼得兔,日本有龍貓森林,透過人民集體參與的力量,環境信託成功的保存許多珍貴的自然與文化資產。2010年更藉由環境信託,推動「大城濕地公益信託 全民認股救白海豚行動」,共有超過7萬人響應,而現今台灣也有了第一起環境信託案例「自然谷環境信託」。透過講座,一起讓我們來了解人民如何齊心合力一起由下而上,推動土地的保護,給予環境一個永久守護的承諾。
海洋花生什麼塑?
二戰後,塑膠製品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海洋生物生存,也影響人類健康。而大部分的海洋廢棄物都是來自生活中一次性便利塑膠用品。
垃圾車載走了垃圾不就問題解決了嗎?那海灘上繽紛斑斕的垃圾到底從哪裡來?原來不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還有人們的疏失已導致數之不盡的海洋廢棄物危害著海洋生物的生存。海洋到底花生了什麼塑?讓我們來探個究竟。
海洋生態與海洋垃圾
21世紀海洋所面臨的許多威脅,除了過漁導致的海洋資源耗竭,還有數之不盡的海洋廢棄物危害著海洋生物的生存。海洋廢棄物的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是哪一隻看不見的手造成了現今的問題、還有海洋廢棄物如何影響海洋生物、甚至人類?除了讓大家了解問題多嚴重,也將探討如何從自身做起,一起消滅海洋廢棄物!
天天都是地球日:說到做到愛地球
地球日源自美國1970年4月22日的草根環境運動,2000萬民眾上街訴求健康永續的生活環境,並促成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成立,催生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法案。 台灣是全世界少數擁有環境教育法的國家,投入許多經費資源討論氣候變遷等議題,但社會近年來只停留在口號上,缺乏實際行動。邀請企業、師生、家長、社會大眾一起在生活中開始改變,說到做到愛地球!
讓出門玩得不一樣:生態工作假期
出門玩,還可以做公益!本會自2004年引進生態工作假期,結合志工服務與生態旅遊概念,邀請民眾、企業及學校,運用自己的休假參與生態保育行動。不論是國外或國內案例分享,帶著大家在玩樂中,透過深度探索,認識在地環境議題,更從中了解如何成為一位負責任的旅行者,共同加入環境保護行動。
兩岸環境變遷觀察
近幾年來兩岸的交流愈來愈頻繁,環境保護的工作已經不是台灣問題或中國問題,而是兩岸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過去曾說中國環境落後台灣20年,現在很多城市甚至做得比台灣好,究竟兩岸的環境議題應該要如何走下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十年的兩岸觀察說給你聽。